天空中的“德国门窗”!你买的“德国门窗”可能是假洋货?
单从门窗来说,“德国"制造”完美诠释了处女座严谨、细致、完美、挑剔、稳重、犀利的特质。德国节能门窗设计新颖,用料讲究,工艺先进,质量上乘。
但目前门窗的品牌竞争处于白热化状态,各大门窗厂的张打着“德国"制造”“德国Brand”的旗号误导消费者,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,也给其他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造成了损失。
你在市场上买的“德国门窗”可能是假的?
案例:售后投诉,执法部门发现“德国".假货
前段时间,江苏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市民投诉,称其定制的某德国品牌铝合金门窗玻璃爆裂,但经营者拒绝免费更换。经工作人员调解,商家免费为张女士更换了玻璃。
虽然投诉得到了解决,但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发现,这个“德国brand”还有别的东西。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让我们看看——。
第一
周边地区“德国门窗”现状。
执法人员发现,周围其实有很多厂家把自己宣传成“德国铝合金门窗”:德国墨盾门窗系统、德国帕森特门窗、德国米基尔系统门窗、德国博圣莱门窗、德国维利希铝合金等等。这些厂家位于郊区,厂房面积大。
厂家向市内各种铝合金门窗店销售铝合金材料,有的门窗店还会在门上挂“德国”字样;厂商也会直接针对房地产项目或个人用户进行定制。
看看这些制造商如何推广:
推广“德国Quality”。
推广“德国Technology”。
在产品上用大号字体标记德国公司。
小册子中使用的外国人物形象。
此外,我们还宣传德国设备、德国标准和德国人才.简而言之,就是让消费者认为这个产品真的属于德国
2号
“10000.com/门窗”的业务流程
市场监管者不禁怀疑以下德国公司是否真的存在。
博诺尼铝业(香港)国际集团有限公司
德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
德国铝业(香港)集团有限公司
德国门窗系统有限公司
香港门窗有限公司
维利希铝业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
.
经查,上述公司均为真实存在,但无一例外,均在香港,注册,且这些公司的注册人均为内地运营商,既无德国股东,也无德国资本。经营者本人或通过亲友在mainland China注册公司,而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授权内地公司经营。这些运营商只需要花费数千美元在香港注册一家公司帕森特铝业(香港)集团有限公司:
创始人王全,在香港注册
南京百益门窗有限公司:法定代表人王全,注册地南京江宁,
(来源: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)
“帕森特"授权”。
可见,产品上标注的所谓德国公司确实存在,但只是名称中含有“德国”字样,注册地为香港,公司创始人为内地运营商,与德国无关通过现场查看查询,并无德国设备或德国人才.
宣传彩页中的外国人物形象是这些运营商从网上随机找到的。至于德国,的质量,只是经营者自己的宣传,根本没有严格的标准。
如果你还不明白这些“德国”门窗操作人员的套路,请看下图:
3号
虚假宣传的查处。
这些经营者通过这样的套路,把自己打造成了德国品牌,其实就是“假洋鬼子”,误导消费者。
法律条款
第103010条第8款规定:“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、功能、质量、销售状况、用户评价、荣誉等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”
103010第四条规定:“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,不得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”
法律条款
这些“德国门窗”的经营者一般都有虚假宣传,有违法嫌疑。即使经营者标注的这家香港企业的信息是真实的,如果是误导性的商业宣传,也有违法嫌疑。
经前期调查,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其中一家铝合金门窗企业为虚假宣传,并依据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、《广告法》的规定,责令经营者改正违法行为,处以10万元罚款。
(来源: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)
4号
让守法的人受益,让失信的人为难。
被处罚的门窗经营者告诉执法人员,这种行业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很普遍。他也看到大家都是这样做的,他也是这样开展商业活动的。而且,自从他打着“德国”的旗号之后,他的生意也提升了不少。部分消费者存在虚荣心理和崇洋心理,再加上识别能力有限,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“假洋鬼子”的泛滥。
这种不公平的商业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,也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。虽然“假扮洋鬼子”的做法会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好处,但这种诚信的缺失却为企业创造了极其不稳定的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企业声誉会在一夜之间崩塌。
企业经营者要“以诚实守信为荣,以忘义为耻”。全社会要共同努力,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让守法者受益,失信者难。